105344阅读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有一个深深困扰主人公的问题:“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这句话为什么会成为名言?因为人生是否值得的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其实,每个人都该这样问一问,人生是否值得走一遭?人生之旅有没有目的和价值?
围绕这个问题,自古至今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说法,有的肯定人生的意义,有的否定人生的意义。
关于人生无意义,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调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很喜欢看王朔的小说。王朔小说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人生意义的嘲讽。他小说中的北京顽主,就是游戏人生的代表。
但如果认真品味的话,就会发现王朔其实并不是否定人生的意义,他所嘲讽的,只是一种主宰社会的虚伪价值观。他用看似无厘头的语言,探讨更深层的人生价值。
如果读到王朔近年来的一些评论,便能看出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值得活的价值观。
在《漫长的人生归途》中,葛尼斯举了一个著名人物的例子,这个人就是瑞典科学家诺贝尔。
诺贝尔在他的自述中,多次透露出人生无意义的表述。他提到自己的出生时说:“诺贝尔---这个可怜的家伙早就该在呱呱坠地之际就让医生给勒死......”提到是否有什么值得纪念的生平大事,诺贝尔更是干脆地以一个字来回到:“无。”
晚年的时候,诺贝尔还愤懑地写道:“要在这个杂沓拥挤的世界上,这个挤满了十四亿只两腿无尾唉哼不已类猿动物的旋转星球上,拼出一番事业,好好做人,真是个悲剧。”
然而他一生取得丰硕成果,以他的名义设立的诺贝尔奖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奖项。这一切说明他一生在为某种价值而活,他自述中的话实乃言不由衷。
在诺贝尔的葬礼上,他的朋友朗读了他闭目前留下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应该说出了他最真实的想法:
你静默地站在死亡祭坛前,今生和来世构成一道永恒的谜题。但它将熄的火花,却唤醒我们做出神圣的奉献,并平息信仰之外的任何杂音。永恒自有它的地位。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死而生。面对这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人都该好好想一想生命之谜。
对于人生之谜的各种观点,葛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想法只能让人在头脑中思考,却无法靠它而活。
在不少人的著作中,我看到了那些只为思考而思考的思考。这些思想家不停地挑战人们的思维界限,提出种种标新立异的想法。但这样的想法虽然显示了自己强大的智商,却不能给人类的生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资源。反倒是,当善良的人们为这种想法所蒙骗,信以为真地引进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往往会掉进阴沟里。
在纷纷抛掷出来的种种观念面前,我们需要最基本的分辨能力。
有的观念让人走向灭亡。这种观念认为生命无意义,人该及时行乐,爱是虚幻的,仇恨才是真实;有的观念让人好好活下去。这种观念认为人是有价值的,人有永恒的目的,人需要爱,也要付出爱。
最好的观念不是来自人自己,而是来自天外的启示。约翰.欧文说:“如果在这片汪洋大海中,缺乏上帝亲自启示的绝对价值,我们就成了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人生之旅该带上最好的人生观,“如果他无法找到神的话语来确实、安稳地带领他,我承认,这趟行程是有很大的危险的。”
柏拉图相信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之外,有一个更真实的世界。而且他相信有神的话语引导人类穿过虚幻,走向真实。
即使对一个演员来说,人生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舞台。舞台并不是演员真实的生活。对于一个演员更真实的,是后台的评价和奖赏。
我们需要使徒保罗那样的信心:“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6--8)那公义的冠冕在天上的国度。
如果是一只动物,仅仅为食物奔忙足矣。如果生而为人,就该好好思考人生,为自己的灵魂寻找一个更好的归宿。
105344阅读
103605阅读
101821阅读
101691阅读
101597阅读
101554阅读
101519阅读
101306阅读
101064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