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你活在家庭傷害的阴影中嗎?(上)

 

活在家庭傷害的陰影中嗎?


(刊登於《生命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 07/2007) 


作者/張逸萍


  

坊间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叫做《家庭会伤人》,顾名思义,此书讲到我们因为原生家庭不健全,以致受到心理上的伤害。

作者在书中说:「你在读完此表[1]之后如果仍然认定自己的童年完美无缺,或许你就真有点拒绝面对真实了。」[i]下之意,人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

虽然这不是基督教书籍,但此书和书中的思想,在今天教会内非常流行。我们被教导去绘制三四代的家庭图,探讨原生家庭,找出谁曾经伤害自己。

据说这样我们才能明白自己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我们也常听到﹕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内心幼童等等名堂。


流 行 教 导

今天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童年经历对人的价值观和信念有极大影响,我们人生观的基本前设是被这些「创伤」所塑造成的。



如:「别人如何看我们、待我们,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从小一直对我们的评价,他们说话的表情、声调、态度、行动和反应,都在不断地塑造我们这个人。」[ii]

他们亦说,我们成年后与配偶互相刺痛,这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困扰,伤痕和阴影进到婚姻所造成的。

如:「深度心理学观察发现,过去的心理伤痕,最容易浮现在亲密关係的互动之中,以前未得满足的心理需求,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想从伴侣身上加倍讨回。」[iii]

基督徒心理学家还说,童年经历不单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係,也影响我们怎样认识神。

如:「神按著自己的形象塑造人。我们却按著自己父亲的形象塑造天父。」[iv]

有一本心理学课本总论得最清楚:「心理分析理论主张,童年经历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最能影响我们的性格。」[v]这样的道理,想我们都听过一千零一次,其流行程度,仅次于牛仔裤和汉堡饱。

但是,真的吗?我们的问题,都是童年伤害所造成的吗?


慎 思 明 辨

暂时不提圣经,让我们先用常理逻辑,平心静气地分析:



,人的环境,包括他的原生家庭,都会对人有影响,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只有家庭才会影响和伤害人吗?学校、教堂、朋友,难道不会影响人?

只有童年经历才会影响和伤害人的吗?成年以后,人就不再受影响?也不再受伤害?而且,什麽是伤害?什麽是影响?影响和伤害是二回事!

,我们活在一个罪恶世界,你踩我踏,你碰我撞,总会互相伤害,那麽怎样分辨谁是受害者,谁是害人者?谁去下定义?根据我自己的观察,人际关係问题通常是相方面都有错的,错在单方的案例甚少。为什麽只有人表示自己是受害人,没有人承认自己是害人者?

人生本来就是悲喜交杂,水有涨有落,月有缺有圆,谁有一个事事如意的人生?别人有时对你友善,有时对你无情,你待别人亦然。我们是否只应著眼于那些不好的事上?那些美好的事情,是否对人没有影响?整天抱著个「受害人」的心态对人有好处吗?

还有一点,我们真的需要探讨原生家庭,或者跑到心理分析员那裡,探索过去,找出谁曾经伤害我们,然后我们的心理才能健康?思想才正确?人际关係才能和谐?真有需要吗?如果真的有需要,佛洛伊德以前的人怎样改变不良行为?

如果分析错误,冤枉了好人,怎样办?

如:伤害你的是你的表兄,但治疗员分析错误,误以为伯父伤害你,伯父岂不是要叫冤?如果要说得更滑稽一点,假若整个理论是错的,那麽,我们岂非都是「不健全理论的受害人」?


圣 经 的 话
我们从六方面来看看圣经都是怎么说到的:



(1)多 方 影 响



普通常理告诉我们,我们童年所受的影响,有一部分会慢慢消褪。

圣经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林前十三11)所以,如果你母亲有一次说你是一个坏孩子,不见得你一定会一辈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大罪人

,虽然没有人可以否定家庭对人的影响,但这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圣经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亚哈斯是个坏王(王下十六1-4),但他的儿子希西家是个好王(王下十八1-4),可惜,好王希西家却有一个坏的儿子——玛拿西(王下廿一1-2)。可见家庭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

,不是只有童年经历才能影响人,还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我们。例如,学校、教会、朋友、电视、网路——统统都对人有影响。我们今天不是担心电视和网路对孩子有坏影响吗?先知以赛亚悲叹道﹕「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六5)。这样的忏悔显示,以赛亚受了他的朋友和邻居的影响。

,除了被他人影响之外,任何人,包括基督徒,都受到灵界的影响。当彼得要求耶稣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受祭司长文士的苦,「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太十六23)非常明显,彼得当时是被撒但影响。

但我们也可以从神那裡得到好的影响,圣经告诉我们﹕「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裡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二13)万幸。

那麽,光把问题推到原生家庭或者父母头上,是否粗浅幼稚了一点?


(2)自 我 省 察



如果人人都是罪人,总会互相伤害,没有纯粹的受害者和纯粹的害人者。那麽,探讨原生家庭,或者进行心理分析,找出自己的伤痕,这样的心态到底合圣经与否?

根据圣经,与其经常追究别人怎样伤害自己,不如经常在神面前自省:「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麽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一三九23-24)

圣经并没有说:「神阿,让我知道是谁曾经伤害过我,求你医治我的心理按钮。」为什麽有牧师教导会众探讨原生家庭,找出谁曾经伤害过自己,却没有牧师教导会众绘製家庭图,找出谁曾受自己伤害?然后向神悔改认罪,并请他人原谅自己?

圣经教导我们:「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加六4),我们却是「察验父母的行为」和「察验别人的行为」,这正是耶稣所说的「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太七3)。


(3)自 己 交 帐



「我们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不是新思想,以色列人老早就懂得。他们有俗语说﹕「父亲喫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结十八2),但是「主耶和华说,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你们在以色列中,必不再有用这俗语的因由。

,世人都是属我的,为父的怎样属我,为子的也照样属我,犯罪的他必死亡。」(结十八3-4)正如上边解释,我们从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的影响,但神让我们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可以把自己献上,作为罪的奴僕,也可以作为义的奴僕(罗六16)。

既然我们有机会选择,我们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罗十四12)如果父母或任何人伤害了我们,他们自己要向神交帐。

我们对这些「伤害」的反应怎样,不能饶恕人?满心苦痛?报仇?反击?那麽,我们也要为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向神交帐。


(4)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所以圣经规劝我们,「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腓三13)圣经并没有说,我们需要探索过去的折磨所带来的痛苦与伤害,然后才能再往前行。上帝并不喜欢我们天天翻旧帐,这也不是基督徒对付问题的办法。

按照圣经,如果要回忆的话

是要回想主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和祂的一切恩典(提后二10-14)。

圣经教导我们要回想自己在什麽地方犯罪得罪神(启二5),当然我们也应该记得别人恩待我们,如果真的有人伤害我们,我们也应该原谅人。

今天若有任何人际关係问题,基督徒应该正面想办法努力解决

,你若和太太吵嘴,那你就找出争吵的原因,想办法解决。把问题推到父母、童年、他人身上去,是不合圣经的做法。故意去寻找从前「伤害」自己的人,就是正面违犯了「忘记背后」的圣经教训。


(5)主 是 窰 匠



根据我的观察,华人教会中的「不健全家庭」例子多是父母重男轻女,或者父母非常权威,以致我们这些受西方文化燻涂的人抱怨。或者,实在有人生长于比较恶劣的环境,譬如,双亲中有酗酒或赌博的恶习。

请记得,有人出生于双亲染有爱滋病的家庭;有人生长在非洲,营养不良,没有机会上学;或者阿富汗的孩子,在战火中长大。如果要抱怨,这些人岂不是比我们更有资格?

,我们的遭遇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请记得圣经说﹕「祸哉,那与造他的主争论的,他不过是地上瓦片中的一块瓦片。泥土岂可对抟弄他的说,你作甚麽呢…祸哉,那对父亲说,你生的是甚麽呢?或对母亲说,你产的是甚麽呢?」(赛四十五9-10)

神有主权决定我们一生,祂并没有给任何人一个完美的环境,但是你可以放心,恶劣的环境并不见得一定伤害人,有时反会使人得益,因为「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 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


(6)罪 和 子 孙



无可否认,有一些罪可以祸延子孙,主张探讨原生家的人很喜欢引用十诫中的﹕「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二十5-6)或者「[耶和华]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三四7)[vi]

,这个咒诅三四代的刑罚是专为拜偶像的人而设的,其他诫命,如不可杀人、姦淫、偷盗等都没有附上这个严重的咒诅。(很多灵界战士都会告诉你,拜偶像行邪术的咒诅是三四代的)

我并不是说罪本身没有不良后果,也不是说罪不会影响家人,但是,根据出埃及记二十章,犯其他诫命(如杀人、贪心),没有三四代的咒诅。

,「不依照二十一世纪心理学理论去教养儿女」不算犯罪,上帝绝对不会因为你的父母,或者祖宗三四代,不懂得今天最新的心理学理论而咒诅你。你大可以放心。


>>> 待 续 <<<



- End -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25)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