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霾之深,从空气到人心 | 邓少的“造就设计”



《境界》独立出品【境界如画】

设计/邓少


小编:邓少的信主经历并无奇特之处,他和一些爱思考的少年一样,早早就把生死和未知牢牢地揣在心里,不时拿出来琢磨一番。但邓少又是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他为寻找到的生命终极意义而感恩,为着在一群被基督的代赎赦免的弟兄姐妹中喜乐,却又觉得不足够。因为,当他诚实地审视自己时,发觉自己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变和成长,他发觉在基督里,他还没有达到神造他时的完全。从信主到辞职,到创办微信公号,邓少看上去像个自我折腾的人,但其实神呼召他做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造就设计”就好像是他默想、观看、警醒、修正、忍耐、顺服的一个小小果子,他也希望不只是自己享受神的丰盛,而是可以真正影响造就别人的生命。



邓少作品《雾霾》系列


































在低头自省与抬头仰望之间


文/邓少




死亡不再是结局


我是个早熟的孩子,在别家的孩子还四处打闹的时候,我的思想已跳脱了自己本身,转向那个未知的世界。约在小学三到五年级时,我会去想时间从何时开始,空间在何处结束。一切世界的未知事物都使我充满了好奇,但这种好奇却带着淡淡的忧伤。


看到曾经强壮的爷爷离开世界进到去而不返之地,听到当时流传的资源枯竭将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的言论,并想到人终有一死时,我感叹人一生无论贫穷富有都不过是虚空。那时我对死亡充满着恐惧,对永生充满着想象。后来,当我从圣经中读到所罗门的感叹,看到他虽经历一切的丰富,也满有智慧,但他却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我开始从另一个维度认识死亡,以至于信主一段时间后,有人告诉我,在我的身上散发着一种看淡生死的气息。

 

长大后听奶奶说,在我很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去了几家医院,医生都告诉家人可以为我准备后事了。后来在一家医院里遇到一位基督徒,她了解后,就跪在走廊里为我祷告。之后我回到亲戚家里,家人发现我已经没有生病的症状了,病不治而愈。我奶奶因此也信了主。感谢神,我至今还活着!很小的时候奶奶也带我和哥哥去过教会几次,现在,我能记起的就是耶稣在旷野受试探的画面和一首《你为什么不走出那城》的赞美诗。不管怎样,神不仅在思想意念中找寻我,也在我肉身的生死关头拯救我。

 

09年我考上天津工业大学,从家乡安徽来到千里之外的天津,大学的生活使我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我有时就会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然而我想不出来。更糟糕的是生我、养我的父母不知道;老师也不能告诉我;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只有那位创造人、使人活着的主知道。记得那时有两本书让我对基督教信仰有了浅显的认识,一本是奥格·曼狄诺的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本是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通过思考和阅读,我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应该存在一位创造主,而基督教的信仰最有可能就是真实的信仰。

 

09年与我一同考上天津工业大学的,还有一位高三时同学了一年的姐姐,大一的寒假,我和她同行回老家。我知道她是基督徒,就告诉她我想看《圣经》。她说天津的教会就有,可以送我一本。在寒假回校后,她就邀请我去参加学校附近的团契聚会。第一次因为没时间没有去成,第二次得以成行。


在我的回忆中,当时去往团契的路上我的心是忐忑的,我还特别问了学长到那之后是否要注意什么。可到了团契之后,我发现那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在那里我感受到的是热情与接纳。那时的我还是比较内向与害羞,在他们中间,我却可以很自然。那是一次查经聚会,具体查的内容,我早已忘记,却记得喜乐在他们中间。我那时对圣经和上帝还不了解,但却相信可以在那里认识到真理和上帝。从那次开始,我就很自然地参加团契的聚会。而那位将我带到神面前的姐姐,直到今天,还在生活中与灵命成长上给予我许多的帮助与扶持。

 

随着对信仰逐渐的了解,我在主面前做了决志祷告,2010年12月24日,我受洗归入主耶稣基督的名下。信主后,我更加喜爱神的话语,后来也加入到小组与教会的服侍中。

 

经过罪与灵的挣扎


在2014年,我回顾自己的信仰历程,觉得有些路是别人指引着走,有些路则是自己摸索着走。我也因着对真理的不够认识,走过一些弯路,走过一些冤枉的路。有时是因对神的爱与公义的属性不够了解,而多看神的慈爱,轻看神的公义;有时则因对罪是个律、恩典不仅使我们称义,且要借着义在我们身上作王的真理不够认识,在信主后仍然没有脱离罪的捆绑;有时则因为对信心缺乏亮光,在许多事情上不凭着信心,而凭着眼见行事。

 

在信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当我看到“凡住在祂里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见祂,也未曾认识祂”;“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为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就比较困惑,因为自己和身边的很多人信主后还是会继续犯罪,有时会想难道是神的话落了空,或者要对神的话打折扣,但我知道神是信实的,神也让我实实在在地体会祂的话。

 

有一段时间,我的电脑坏了,返厂修理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没有了电脑,我只好将之前花在电脑上的注意力和时间,用在了读经、祷告和亲近主上。在那段清心的时间里,我经历到神话语的信实——“住在祂里面,就不犯罪”,因神的话在我的里面,我也是住在基督里,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就释放了我,神的恩典借着义在我身上作王,使我不再随从肉体,而随从圣灵。

 

神的恩典除了用在犯罪后得赦免,还有一个常常被我忽略的作用,就是活出圣洁的生命。恩典在人的生命中是一份临在的力量,不容许罪在我们这必死的肉身上掌权。罗马书上说,“恩典也借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神爱我们,祂的恩典足够我们用的,但我们也要保守自己的心,保守自己的心怀意念。

 

走过这些弯路,经过罪与灵的挣扎后,我心中就盼望信主的人,特别是初信的人,在开始的时候就对基本的真理有更多的认识。少一点困惑,就不会因着无知而走许多冤枉的路。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就将这样的盼望放在祷告中,也在真理上预备自己。


若不属于神,我仍是贫乏

 

后来我偶然看到微信公众号“那路”的信仰设计作品,心里很喜欢这种信仰的表达形式。我在大学时学的是公共艺术设计,工作中也做一些平面设计工作。所以我逐渐萌发了用设计表达信仰,用话语造就生命的想法。


决定要做这件事是在2016年上半年,我的父母不太明白,却也尊重了我的选择。我的哥哥不太看好这种创业,却也鼓励我好好做。弟兄姊妹也为此祷告、牧者也给了一些建议。对于将来会怎样我并不知道。首先需要我放下部分的安全感来寻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因为我知道,即使我在世上可以追求到许多丰富,如若不属于神,我仍是贫乏。

 

2016年7月下旬,我从工作了3年的公司离职。我花了一些时间在真理上和绘画能力上预备自己,从11月7日到12月底,共发布了10篇文章。文章的撰写和图文的设计,目前都是由我一人完成。每篇文章创作都是因着感动、祷告或借鉴。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弟兄姐妹中肯的反馈,并看见自己的文章和设计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别人。有人告诉我,借着文章他就勉励自己在真理上继续长进。有很久没来聚会的人看到后也得着了帮助,对真理就更加了解。


知道这些后,我心中就充满着感恩。因为我做这件事,并没有像保罗那样有从天上来的异象,有的只是心中的感动与负担,并对神的信靠。我知道自己虽是瓦器,主若用我,就可以彰显那莫大的荣耀,也惟有主才能做那造就人的事。

  

在做公众号“造就设计”这件事上,我要学习的功课有很多。之前我是一个做事容易动摇的人,很多事情是凭着眼见和感觉,现在要学习的是行事为人凭着信心,并在所行的事上认定神且坚定不移。我坚信,主的恩典够我用,因为主的恩典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在此,也请弟兄姊妹用祷告继续扶持我。

 

更多邓少作品,可参见“造就设计”公众号。


邓少作品《有了祂,死亡不再是结局》








































(【圣经频道】《尼希米记》第一集 视频时长约16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收看。播种国际事工出品。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境界服务站

求助1:寻找武汉同济医学院附近的教会。

求助2:寻找天津空港附近的教会。

小编:请知情者联系我们,谢谢!


整理:靛青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36) 意见反馈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