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登录
查经大全
创作
关于我们
讲道
主日
牧者
文章
精选
书摘
热点
短文
见证
医治
感人
职场
生命
祷告
晚祷
灵命
专题
家庭
婚姻
灵修
恩典
竭诚
晨星
天言
解答
生活
圣经
初信
根基
学习
装备
神学
辅导
造就
经卷讲解
经卷讲解︱约拿书 第1讲:导论
2021-01-02 1164阅读
作者: 良友电台
|来源: 尊理团契
本期讲员:陶丽敏
在旧约书卷的传统排列里,约拿书是小先知书的第五卷。这一卷书的体裁是属于记叙文体,可以说是一个故事,而不像其他先知书一般,是一连串的先知预言。这一卷书记述约拿违背神的命令,不往神指示的地方去传道的经历。
1. 作者
传统认为本书由亚米太的儿子约拿所写,约拿是耶罗波安二世在任时一位极有影响力的先知。约拿名字的意义是“鸽子”,但讽剌的是约拿的脾性和行事与鸽子的和平温顺完全相反。
2. 写作年代
约拿若是王下14:25所指的亚米太的儿子,本书便应写于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在位的时候(主前793-753)。那么,约拿便是在主前八世纪传道的先知之一。这或许可以解释约拿为什么有着极强的狭隘民族主义,因为北国以色列曾被外邦侵凌,几乎亡国,得着耶和华的怜悯,到耶罗波安二世时才得复兴,强盛起来。因此外邦竟然也可得着悔改的信息,对约拿来说实在难以接受。
3. 背景
尼尼微城位于今日幼发拉底河中段的北岸,今天属土耳其南部。考古学家在尼尼微古城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许多工艺品和文学作品,显示尼尼微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文化中心。在亚述王国中期,尼尼微城大大扩展了,并成为一个行政中心。一些势力庞大的亚述王都以尼尼微为首都,在那里治理全国。
位于尼尼微以南的迦拉虽然比尼尼微细小得多,竟已住了近7万人。所以约拿书所描述庞大的尼尼微人口,似乎颇切合这资料。
历史的记载对亚述国不存好感,亚述人是强悍凶狠的民族,它勇猛的战车和骑兵在近东几乎毫无敌手,他们对反抗者的杀戮肯定是邪恶的。更令人惧怕的是他们对被征服民族的政策,为了防止叛变发生,亚述把战败的民族施以大规模迁徒往别地的手法,古代民族十分重视安守祖先的土地,这种作法没有人能接受。因此约拿听到神的呼召而作的反应从人的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
4. 写作目的
约拿书之写作目的,是指出神的恩典并非只赐给希伯来人,这教训是在本书一个戏剧性的高潮中道出。约拿自怜地哀悼那给他遮荫的蓖麻树在烈日下枯萎了。神把约拿对小树的怜惜,跟祂对数以万计尼尼微人之关怀,作出强烈的对比。
本书清楚显示,神的怜悯并非只怜悯约拿时代的希伯来人,乃是每个悔改的人。即使以色列的敌人,也可尝到神的怜悯。
本书形容约拿是一个极端的爱国者,他那狭隘的爱国主义使他背叛的旨意,不愿意看见敌国接受神的赦罪。本书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可见于神对约拿那排外态度的责备。
5. 约拿书中几个有争议性的问题
约拿书的情节有几点超乎常理,便引来对经文内容的很多不同看法。
首先不说“亚述王”而说“尼尼微王”是其中一个疑问,我们应留意旧约也有类似的表达方法。以色列王亚哈被称为“撒玛利亚王”,叙利亚王便哈达也曾被称为“大马色王”。因此,“尼尼微王”的称谓并不是一个破例。
对于尼尼微城的面积是否过份夸张的问题,可能显示约拿走过整个尼尼微行政区──包括其市郊──所需的时间。约拿书描述尼尼微人是因约拿宣告尼尼微必倾覆而悔改,虽然我们缺乏其他证据去证明这样一件事情,但有证据显示他们这种反应是有可能的。尼尼微城在不足10年内(主前765-759),经历了一次日全蚀和两次严重的天灾。我们可以理解,尼尼微的居民可能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接受约拿先知这位以不寻常方式来临的人所传讲的信息。
还应注意的一点是,亚述王亚大得尼拉力三世只敬奉尼波神。若约拿是在他在位时(主前810-783)作先知传道,则约拿所传讲的犹太一神主义,在当时被接受的程度可能比一般人预期外邦社会所接受的为高。
牲畜在约拿传道以后也参与全国的悔改行动(3:7-8),在历史中并非不曾出现。历史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次类似的事件,发生于波斯帝国中。
最大的问题是约拿在鱼腹中的经历。解经者常指出,过去有不少鲸鱼吞人的例子,虽然其中许多可能被视为怪诞,但完全未加以客观批评便否定这些事件,也是不对的。我们不应看约拿在鱼腹中的经历是绝对没有可能的,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就经常带来不平常或神迹性的事件。
约拿书中所存在的困难,使许多人认为它是一个预言性的比喻,而不是一件历史事实。最常见的解释是约拿书表达了神所关怀的,是普世的人。在这解释中,犹太人那排外的民族主义便遭斥责。
虽然旧约中有不少比喻,但没有一个像约拿书的篇幅那样长。再者,比喻中的主要人物,是象征对这比喻的主要教训有影响的人、物或概念;支持这看法的人,却很难说明约拿被大鱼所吞的故事,如何引出比喻的中心信息。
另一种解释方法是看本书为一个篇幅较长的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其中的基本人物是要象征或解释真实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事物。它的意义通常是明显的,或由作者加以解释。在旧约里,寓言是一种简短的文体,用以增强宣告的力量。约拿书似乎不能归入此类文体中。它是叙事式的记载,其中的人物、物件和事件并没有赋予明显的意义。
根据上述提出的普遍论点,学者似乎并不能给予足够的理由去否定约拿书的历史性。耶稣引述约拿书的记载时,似乎暗示祂也接受其真确性。耶稣用了约拿的两个经历作为祂给祂那世代的记号。约拿在大鱼腹中度过了3日3夜,被用来类比耶稣之死亡和复活。此外,耶稣又借着尼尼微人对约拿信息的积极回应,来责备祂那世代中许多不相信祂的人。
圣经是一个整体,是神信息的全部,约拿书是这信息的其中一环,它带领我们从神的心肠去体认神的恩典和公义,神如何看待未信的人,以及祂的拯救的心意。这是我们需要从约拿书中学习的重点。
6. 结构大纲
6.1. 约拿不顺服神
6.1.1. 拒命逃跑(1:1-3)
6.1.2. 海上遇险(1:4-10)
6.1.3. 被投海(1:11-16)
6.2. 约拿向神祈祷
6.2.1. 患难与感恩(1:17-2:9)
6.2.2. 死里逃生(2:10)
6.3. 约拿顺服神
6.3.1. 神再颁使命(3:1-2)
6.3.2. 宣讲悔改信息(3:3-4)
6.3.3. 悔改与赦免(3:5-10)
6.4. 约拿埋怨神
6.4.1. 大表不满(4:1-3)
6.4.2. 神的教导(4:4-11)
在这里我们可以留心约拿书其实是由两个成为对比的事件所构成,第一部分是由1:1-2:10,记述约拿违抗命令到蒙神的保守,性命得以保存。第二部分是由第3:1-4:10,记述约拿顺从命令到神对约拿的教训。
查考整卷约拿书,有几点要大家要留心。首先神是主角,是整个事件的发动者,主权在神这是肯定的,然而人怎样作出回应呢?这就是约拿书对信徒教导的重点。
约拿并非书中唯一对神的命令和主权作回应的人,若我们留心,当中有传讲悔改信息的对象──尼尼微城的人,还有就与约拿同船的水手们,在整个书卷中,水手与尼尼微人对神主权的回应,成了约拿偏执的信仰的强烈对照。
另外神的主权也反映在祂使用的神迹上面,大鱼和蓖麻树都是神手中的工具,用以教导约拿。因此查考约拿书可以给我们很多信仰上的反省,或许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会不会像约拿一样有信仰上的偏见,这种偏见强烈得令我认为某些人不值得听福音,某些人不应该被拯救呢?要求神对我认为是仇敌的施行公义,对自己这些已蒙拯救的人,却有无限的恩典呢?这样的观点是属神的吗?看过约拿书我们就该时常反省自己的信仰核心,彼前3:9记载神的心意是“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神给亚伯拉罕的祝福是“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这是贯穿新旧约所的共同信息,神从来不让犹太人和今天的信徒独占信仰,而是要信仰的福气由已信的人广传开去,要去到“万族”,要去到“地极”。那么我们就得放下偏见,共同承担神的使命。
整理:云嫣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
2
)
意见反馈
评论列表
0
人参与
0 评论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登录
注册新账号
热门精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