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音频:小漠
《奇异恩典》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基督徒最熟悉的赞美诗之一。她作于18世纪,由一首乡村民谣(或黑人灵歌)改编而成。
歌词表达了基督信仰的忏悔、认罪、重生、感恩的精神,因此成了基督徒敬拜、聚会时经常吟唱的歌曲。后来这首歌流传越来越广,成为世界人民祈求和平的经典歌曲。
这首歌的词作者约翰·牛顿却有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浪子回头的人生经历。约翰·牛顿的父亲是一个从事航海业的西班牙人。母亲是英国人,一位敬虔的基督徒。她希望儿子长大后成为传道人,因此在牛顿小时候就以《圣经》真理来教育他。牛顿的母亲在他七岁的时候去世,但虔诚的母亲在临终前仍不断地为儿子的重生得救祷告。
当约翰·牛顿春风得意地在黑奴贸易中获取暴利时,神开始了对他的管教与救赎。一次,约翰·牛顿到南非东海岸蒲蓝屯岛工作时,因得罪了当地老板的一个女黑奴情妇,使他反而成了非洲的奴隶之仆。几年非人的生活,使他逐渐明白了黑奴的悲惨遭遇,对自己罪恶的行为有了些反思。后来,他在英国的父亲知道消息后,就差人将他营救出来。在从非洲返英的途中,遇到强烈风暴,船几乎被巨浪吞噬。在怒涛中,约翰·牛顿向神呼求:“主啊!求你救我安抵港口,我将永作你的奴仆。”不久,风暴慢慢地减弱,船安全地到达港口。船长心有余悸地说,如果这不是神对他们的保守,他们早就葬身鱼腹了。这事以后,约翰·牛顿深感神的伟大作为,决心痛改前非,为神服侍终生。他跪着向神祷告:“主耶稣基督啊!我感謝你,拯救我这个罪人,免于灭亡沉论入地狱。感謝你救我脫离说恶言和咒骂、褻渎。最重要的,你光照我这黑暗的灵魂。靠着你的帮助,我愿意以我的余生为你而活。
第二首赞美诗,《无尽恩典》。祢是我神,我心回应祢,以生命敬拜祢。
约翰·牛顿除了宣教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尤其主张废除奴隶制度。英国著名国会议员、废奴运动领袖威伯福斯,因对信仰和政治前途问题感到迷茫,遂写信给牛顿。两人会晤之后,威伯福斯从他的谈话中获益极大,约翰·牛顿劝他不要放弃崇高使命,并鼓励他尽忠职守,同时坚定信仰。约翰·牛顿还为威伯福斯祷告到;“我盼望并且相信主耶稣高举了你,是为了祂的教会和我们国家的好处。”之后,威伯福斯带领着克拉朋联盟在英国议会运用“非暴力”的立法手段,彻底废除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及制度。
1807年,82岁高龄的约翰·牛顿在英国议会废除奴隶贸易10个月后安息主怀。之前,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约翰·牛顿牧师,从前是一个犯罪作恶、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隶之仆,但藉著救主耶稣基督的丰盛怜悯,得蒙保守并赦免,指派宣传福音。”
△△△约翰·牛顿墓碑
约翰·牛顿的墓志铭真的是非常有力量。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愿大家在主里经历全新的生活,见证全新的自己。颂赞飞扬,在旋律中感受神的爱;我是小漠,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