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认识神做事的法则(三)


第十一、跟随主的路上是有风浪的

30岁,慕勒的丈母娘和15个月大的儿子在一周内相继离世。这个儿子是他们第一个孩子,却因肺炎感染而离开。


慕勒在日记中这样记到:一周内,我们家最年长的和最年幼的都被主接回去了。我可怜的玛丽太太感到她失去了太多,但是上帝大大地托住了她。


慕勒没有为孩子的康复祷告,在大儿子以利亚去世的前一天,他在日记中简单地记到:救主的神圣旨意将会成就在这小子的身上。


他只求上帝的旨意,而不要求上帝无条件地赐福健康。几年之后,他写到:当上帝从我手中取走那个可爱的婴孩的时候,我的灵魂是平安的,完全的平安。


基于上帝的话,我相信我可爱的孩子与上帝在一起远比跟我在一起幸福快乐得多。


亲人离世,接踵而至的是经济的缺口,这是夫妇俩第一次无钱支付税金,由于家里2种亲人的相继去世,钱早已用在各种丧葬费用上了。


慕勒开始为这件事祷告,两天后他记着说:今天我纳税了,奉献箱里的钱,加上我剩下的,在该纳税的最后期限之前,我交上了税金,如此快地听我的祷告,上帝真是太好了。


第十二、跟随主走得越远,试炼可能会越深、更难,但神的手一直都在

创立孤儿院前三年时间,资金相对宽裕,更多的是赞美主的信实。


而在第四年之后的七年时间,资金出现危机,慕勒的信心经历了极大的考验:不是几年的时间里持续不断的艰难,而是几个月的拮据紧跟着几个月的富足交替出现——这和我们的处境是不是有点相像?


初信主时,蒙祝福较多,很浅显而可笑的祷告都能得到回应。可是跟随主时间越长,得到的试炼反而也越多,往往不是一直持续不断的恶劣,而是高峰低谷交替出现:是上帝要我们学习功课吧,在苦难中学习功课是最有果效的,学成了就给我们祝福。


慕勒记道:我已身无分文,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毫不知情,因为他们的饭桌上总摆得很丰盛,像银行里有800英镑存款一样,他们也没缺少什么——我们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在患难中,我们很苦、流泪、难过,可是回过头来再看,即使在最黑暗的光景里,外在看起来我们的景况仍然是不错的——虽然我们在哭喊以为过不去了。


但上帝从未亏待过我们,祂知道我们能承受多少。如同以色列人一般,虽然常为缺吃少喝而发怨言,但他们在旷野四十年,衣服和鞋子都没有破——上帝要我们认真纪念祂带领我们走过的道路,在黑暗中的时候,记得祂在光明中曾经带领我们走过的路,相信过去如何,现在仍然如何。



第十三、上帝喜欢我们时刻倚靠

在那段受试炼的时期里,他们没有多余的资金,上帝天天甚至每小时供应他们的需要,送来的足够用,但一点也不多——记得吗哪吗?“耶和华吩咐的是这样:你们要按着各人的饭量,为帐棚里的人按着人数收起来,各拿一俄梅珥。以色列人就这样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


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用缺,各人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摩西对他们说: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内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摩西便向他们发怒。”(出埃及记16:17-20)


孤儿院经营过程中,虽然慕勒会面临孤儿院上顿吃完不知下顿从哪里来的境况,但他只说:我们必须等待,且看这次上帝会怎样帮助我们。


在慕勒34岁的时候,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供应都是每天才送来,但从来没有过缺乏;送来的东西恰好够用,却一点也不多。


上帝喜欢我们时刻倚靠祂,并且顺服祂。所以,有时候,我们希望能一劳永逸,上帝却要做我们随时的帮助。祂要我们不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34)。


我们当知道,想要一世无忧不过是我们自己的盼望罢了,这并非神的心意。


我们不知道今生接下来的路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但我们知道一路之上,有神的同行就足够了。我们要懂得享受当下,而不是一直生活在对明天的焦虑中。


慕勒晚年的时候,有人问他:你没有想过建一个储备基金吗?慕勒对此的回应是:那是最蠢笨的办法。如果我有储备,我怎么能祷告呢?


上帝会说:慕勒,先把那些储备的拿出来。那人又问:那你从未为自己考虑过储蓄吗?慕勒看着他(此时,慕勒的脸就是一篇讲道),然后把他的钱袋递给对方,我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票夹子里面,每一分都在里面。为我自己储蓄?从未有过!


当有人送钱给我自己用时,我双手奉献给上帝。我是谁?我在事奉谁?为我自己积蓄?我不敢,对爱我、满有恩典、全然丰富的上帝来说,那将是一个羞辱。



第十四、上帝要我们彼此同工

在最严重的危机中,慕勒将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叫在一起,坦诚地告诉他们当前的财务状况,并询问目前急需的开销。在了解了详细情况后,他说:我仍然相信上帝会帮助我们,要保证孩子们不能缺少营养的食物和必要的衣物。


然后,他带领工作人员开始祷告——如果说,如慕勒这般的信心伟人仍然需要同工们一起祷告,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不需要。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真实状况告诉同工、亲友、信仰相同的属灵伙伴,胜过自己独撑。我们需要把自己的软弱分享给别人,需要他们的代祷,同时也是给众人做见证的机会。经历了这样的危机之后,信心增长的不仅是慕勒,是整个孤儿院的人。


除了孤儿院,慕勒还开办的圣经知识社在前6年就已分发出去6000多本圣经,之后除了圣经以外,还分发别的书籍,有的卖、有的送。


在19世纪70-80年代,圣经知识社全额负担全世界76所学校7000多名孩子和7所成人学校的费用(其中14所在西班牙、4所在印度、1所在意大利、其它的在英格兰、威尔士及其它英属地),并支持海外宣教事业(19世纪70年代早期,每年向海外近两百位宣教士奉献10000英镑,到19世纪80年代中叶,每年资助130余位,资金5000英镑)。


今天,慕勒基金会仍然在从事这类的工作——孤儿院只是慕勒工作中的一项,但他绝不可能靠自己完成如此多的工作。我们都需要彼此配搭。


关于自己的婚姻,慕勒这样评价:每一年,我们的幸福感都在不断增加。自从她成为我太太,任何看到她的时候,没有一次我不是心神愉悦的。


孤儿院晚饭后,我们尽可能地抽出二三十分钟来共处,我们背靠背坐着,她的手搭在我肩上,这已是一个习惯动作。我们用寥寥数语作爱心交流,或相对无言,这在主里真是极大的幸福。


我们不是每年幸福几天,乃是一年十二个月,天天如此。我曾经常常问她:亲爱的,你认为在布里斯托尔,乃至整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更幸福的吗?


——我们的配偶是我们在这世上最重要的同工(没有之一)。


我们善待对方吗?我们知道对方对自己是如此得重要吗?


未完待续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14) 意见反馈